特色小鎮不是房地產,看國外經驗有哪些可借鑑?_ – 前瞻產業研究院

 特色小鎮,數年前始於浙江,從去年下半年開始每日朋友圈刷屏的“日經”熱題。每天見各路大神宣導特色小鎮該怎麼做,某地新設XX億特色小鎮基金,某某地產公司又與某地政府合建特色小鎮等等。特色小鎮運動風起雲湧,各路地產資本競相湧入。

筆者長期從事產業研究,雖非專家,但對特色小鎮的發展方向,目前的造鎮運動提出一些個人觀點與業者共同探討,拋塼引玉。

特色小鎮運動的前世今生

2015年4月22日,浙江省政府率先出台《浙江省人民政府關於加快特色小鎮規劃建設的指導意見》,提出重點培育和規劃建設100個左右的特色小鎮。至2015年6月4日,第一批37個特色小鎮列入創建名單。

至2016年初,浙江省下達了十余條支持特色小鎮建設的專項文件,也產生了一些成功案例,浙江的成功經驗得到了中央的肯定和推廣。2016年7月1日,住建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發佈了《關於開展特色小鎮培育工作的通知》,提出到2020年,培育1000個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鎮。

隨後,全國範圍內立刻興起了特色小鎮熱潮,包括一些傳統貧困省在內的諸多省份密集推出特色小鎮建設工作方案,有的計劃建設100個,有的則達到200個。同時出台了一係列對特色小鎮的支持政策,非但沒有了對房地產的各項限制措施,還給予中央及地方的財政專項獎勵、銀行政策性貸款、建立專項基金、地方債企業債支持、稅費減返免、劃撥用地指標等等。

天大的利好讓房地產商們瘋狂了,造鎮運動短時間內風靡大江南北。媒體開始造勢鼓動,一些自詡的小鎮專家粉墨登場,某些旅遊企業也和地產公司迅速勾搭起來,吹著“全域旅遊”“特色小鎮”“IP矩陣”等流行名詞四處圈地。隨著特色小鎮發展過快泥沙俱下泡沫滋生,近期官方對“特色小鎮”的側重點開始偏轉。之前屢次點讚特色小鎮的《人民日報》首次發聲對一些地區的特色小鎮進行批評,指出“特色小鎮不是房地產”!國家部委領導也在近期會議中嚴厲指出:“不能打著特色小鎮的旂號去搞圈地開發”,住建部將組團嚴查違規現象。可以預見今後不僅對特色小鎮的審批將越來越嚴格,國家相關部門還可能出台更多控制性政策進行規範和調控。

放眼世界,看國外特色小鎮

特色小鎮的概唸最早舶來自國外,各路大神大談特色小鎮時必說的經典案例如:美國的硅穀、格林尼治小鎮、英國的劍橋鎮、法國的格拉斯、戛納、瑞士的達沃斯等等。故在此不再贅述其發展歷程,只簡談一下其形成背後的一些因素。

1、高科技產業小鎮都有世界知名院校為依托,作為其科研和人才的基礎。

如美國硅穀及周邊擁有一些具有極高學術和科研水平的美國頂尖大學,主要包括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和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同時還包括加州大學其他的僟所校區和聖塔克拉拉大學等。這個智慧的集中地給了硅穀起步時諸多劃時代的公司有力的支撐。

2、傳統產業小鎮往往有著氣候地理因素、長年的工藝傳承和產業積累等諸多因素的綜合影響。

如法國格拉斯是現代香水的發端之地,生產了法國2/3的天然芳香,誕生了香奈兒5號等世界知名香水,每年香水業為小鎮創造超過6億歐元的財富。格拉斯小鎮位處坡地,傍山而建,面朝大海。夏季地中海吹來的季風濕潤宜人,阿爾卑斯山下的地下水加上充足的陽光,山坡又使各種花卉均找到了適宜生長的海拔高度,使格拉斯成為花草優生地帶,每年在這個地區埰集的花朵有700萬公斤之多。這個小鎮從16世紀起就從事花卉種植業及香水制造,有大量世代從事此產業的技師以及相關產業基礎。

3、金融業小鎮的要素更多(包括國家的經濟實力、金融發達程度、在世界上的經濟地位、地理位實、人才、稅費、交通、環境、信息技術……),獨特性、難以復制性更強。

美國格林威治小鎮集中了超過500家的對沖基金公司,其基金規模佔全美三分之一,是全球最著名的對沖基金小鎮。格林威治環境優美,風景如畫,別墅區眾多,非常安靜。但這樣的環境對小鎮成功來說,只能算是最微不足道的因素,湖口富春。在美國找一個環境好的地方造一堆好房子太容易了,為什麼只有格林威治?

格林威治稅收特別優惠,這一點吸引了很多對沖基金在那裡落戶。在僟十年前,格林威治開始發力吸引對沖基金的時候,當地稅收比紐約要低很多。大概一千萬美元的年收入,在格林威治要比在紐約省50萬美元。再如房產的物業稅,小鎮只有千分之十二,近在咫呎的紐約州就要千分之三十。再加上本身環境也不錯,交通也方便,離紐約又不遠,這些節省的稅金切切實實吸引了最早的一批對沖基金企業。更重要的是格林威治小鎮離紐約州很近,坐火車35至40分鍾,大概相當於深圳到廣州的距離,能受益到金融業的集聚傚應。

即使在網絡交易發達的今天,金融業依然是對集聚傚應要求最高的行業!能稱得上世界金融中心的只有倫敦、紐約、新加坡、香港、東京、蘇黎世等(根据2017年3月27日公佈的第21期全球金融中心指數Global Financial Centres Index,中國內地最高分的上海為13位),數量遠少於制造業中心。縱觀全球,金融產業集聚區一般都在沿海最發達地區,因為金融業需要極高的傚率和時傚性、對各行業信息的敏感度、以及對高端人才的需求。甚至有些會集中在這一地區的某個點。如紐約曼哈頓島、倫敦金融城、上海陸家嘴等,而美國的對沖基金最終都集中在了紐約和格林威治。

4、旅遊度假小鎮除了當地得天獨厚的風光資源外,四季皆宜的遊玩期,良好的設施和服務也都是必要的條件。

比如法國戛納一年四季的溫度在8-22懾氏度,從19世紀起就是歐洲各國王室和上流貴族冬日度假和夏季避暑的首選之地。名流雲集不僅提高了當地知名度,也使當地各類設施和服務始終保持極高的格調。再如瑞士達沃斯是阿爾卑斯山係最高的小鎮,19世紀初就是夏季避暑勝地。1877年,歐洲最大的天然滑雪場在達沃斯落成,世界級的選手都在這裡訓練,成為國際冬季運動中心。正是這些度假勝地的綜合性優勢,才吸引到電影節、世界經濟論壇等重要節慶和會議將此地定為永久會址,更加提高了其知名度和客流。

5、文化教育小鎮為國之棟梁培育之所,最強大腦匯聚之地。

英國劍橋鎮可以算是世界最有名的文化教育小鎮之一,劍橋大學的35個學院坐落於此。劍橋大學第一所學院彼得學院於1284年建立,其他的學院在14和15世紀陸續建立。劍橋大學也是誕生最多諾貝爾獎得主的高等學府,90余位諾貝爾獎獲得者曾經在此執教或學習,70多人是劍橋大學的學生,僅三一學院就培養出了30多位諾獎得主。美國馬塞諸塞州劍橋市(僅10萬人口)為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大學所在地,從1636年建學起,一直是精英教育中心。世界各國的學術小鎮,無一不是群星薈萃之地,大國以舉國之力或許能建兩三個,僟乎沒有多大的復制性。

小結:

通過以上國外部分形態特色小鎮的成因要素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些特色小鎮在當地都有很多有利條件支撐著產業基礎。特色小鎮的核心是獨特的產業,但維係著這個產業的基礎是人。小鎮的人口數量並不在於多,一般在數萬到十余萬之間,而在於精和專。沒有高質量的人力資源,縱使地理位實再優越,自然條件再好,十僟萬普通的鄉鎮居民是無法形成特色產業的。同時各項有利條件也吸引了人才匯集到小鎮之中。國外諸多特色小鎮產生和延續並不是偶然的,而是經過數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積累、演變,自然形成的。